昭觉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一、编制背景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地处大凉山区。全县幅员面积2699.36平方公里,辖47个乡(镇),269个行政村,837个农牧服务社,属典型的半农半牧彝族聚居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县之一。

  全县总人口2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11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6%,农村劳动力124213人。2004年农耕地总面积为286753亩,其中中低产田土面积为65313亩,占全县农耕地总面积的58%。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62677亩,粮食总产量93555吨,农村人均有粮465公斤。

  2004年国内经济总产值57515万元,财政收入176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6364万元,占国内经济总产值的80.6%,农村人均纯收入达1501元。

  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412台(套),总动力22761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台,小型拖拉机249台,农用车117台,农用排灌机械35台。

  以工代赈是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而进行开发式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坚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社会公平,把反贫困和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十一五”期间坚持以工代赈为经济建设服务,为贫困农村服务,为扶贫开发服务,围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易地扶贫三大工程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使我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的昭觉,我们从实际出发,科学务实地编制了《昭觉县2006-2010年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专项规划》。

  二、编制依据

  (一)以国家及省关于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基本农田工程建设编制大纲为基础,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推进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项目,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提升土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昭觉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按省农业厅“四川省中低产田土改造技术要点”及“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执行。

  (三)昭觉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在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昭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昭觉土地》和《昭觉县志》等相关资料编制而成。

 

第二节  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一、规划区域范围

  昭觉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项目涉及21个乡,25个村,82个农牧服务社,4978户,农业人口19818人,其中“万村扶贫”即重点贫困村20个。

  重点对5°—25°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及下湿田改造等建设工程,实现12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建设改造规划任务。

  二、规划期

  本规划规划期为五年:即2006-2010年。

 

第三节  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一、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发展目标

  通过2006-2010年规划期内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规划使昭觉县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较“十五”期间有重大的改变,使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三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科技含量;四是建立特色产业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质。

  按照1-2年初见成效,5年全面完成的总体要求是:昭觉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利用冬季农闲,广泛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通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做到田块集中连片、泥不下山、水不乱流、能排能灌、旱涝保收、有路可通。

  二、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投资估算及受益人口

  (一)主要建设内容:基本农田建设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要内容,配套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主治措施,建立优质、高效、高产的基本农田。1、水利措施以配套沟、渠、池、涵、渡等农田设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达到能水能旱,能排能灌的目的。2、农业措施以修筑梯田,培肥地力,增厚土层,提高耕地质量,达到水不下山,泥不乱流,“三跑土”变为“三饱土”。3、林业措施以种值花椒、白杨等经济林和农田防护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4、科技措施以技术培训和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高群众素质和科技含量。

  (二)建设规模:我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40万亩,其中:坡改梯1.00万亩,下湿田0.40万亩。

  (三)投资估算及受益人口:我县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00万元,地方筹资及群众投劳折资300万元。受益人口,五年建设完成后,累计受益人口可达20000人。

  (四)结论:该项目规划紧紧围绕州委制定的“立足资源、开发三江、拓展两线、发展三带”战略,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远景目标,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要建设任务,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改善,强调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够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

体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符合国家以工代赈相关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135”发展战略。

  昭觉县以工代赈“十一五”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表

 

第二章  基本农田现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耕地资源情况

  一、规划区域的地理位置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地处大凉山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2204″—103°1948″,北纬27°4526″—28°2118″之间。东西长约95.28公里,南北宽约66.15公里。东连美姑、雷波两县,南与金阳、布拖、普格三县接壤,西接喜德、西昌两县(市),北靠越西县,幅员面积2699.36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县境大地构造属于川滇台背斜东冀,受金沙江水系强烈切割剥蚀,东部浸蚀基准面降低,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貌类型。全县地形按地表形态分为低山、低中山、中山、山原、山间盆地、阶地和河漫滩地、洪积扇、坡积裙等类型。境内海拔最高3878米,最低520米,相对高差3358米。

  三、气候特点

  昭觉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干湿分明,10月下旬至翌年5月上旬是干季,干季雨量占年雨量的16%5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湿季,湿季雨量占年雨量的84%。年平均降水量为1020.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512.7毫米,蒸发量为降水量的1.5倍。年平均气温为10.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19.2℃。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为180天,积温2949.8℃。境内气候垂直变化大,随着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一般下降0.5℃—1℃,年降雨量增加30毫米左右。

  昭觉县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达150天以上,具有冬寒春旱,夏凉秋绵雨和无霜期短的特点。本县雨水充沛,热量不足,因而,低温阴雨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其次有春旱、暴雨、冰雹、寒潮、大雪和霜冻;农业自然灾害的地区分布是:深沟河谷以干旱为主,中部沟坝有低温、春旱、洪涝和冰雹,高处有低温冻害和大雪。

  四、地质结构

  昭觉县境内地质构造属川滇南北构造带。县境西部为米市向斜东部边缘,包括若干较小向斜和背斜组成的次级褶皱,褶皱较宽阔,断裂不甚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较新的白垩系和侏罗系紫色岩,在烂坝向斜盆地和小烂坝向斜河谷等地有第四系沉积物。县境中部为普雄河断裂与热口、竹核断层,褶皱多而紧凑,断层特别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二迭系玄武岩和灰岩、侏罗紫色岩、三迭系灰岩和紫色岩以及白果湾组岩层。县境北部比尔——央摩租一带处于碧鸡村向斜南段的昂扬端,出露地层多为侏罗系紫色岩,同时有第四沉积物。县境东部褶皱较宽阔,断裂不甚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二迭系玄武岩、三迭系石灰岩和紫色岩。

  五、耕地资源状况

  全县实有农耕地总面积286753亩,其中灌溉水田为18142亩,占全县农耕地总面积的6.33%,旱地268611亩,占全县农耕地总面积的93.67%。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43亩,我县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米以下的低中山河谷、沟坝及中山山地区的33个乡(镇,)面积为199410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0%,而中山山原区的14个乡仅有87343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0%

  总的来说,我县牧草地、林地比重大,耕地面积比重小;土多田少,田在沟坝,土在山上;田连片、土分散;这对我县农牧林相结合,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六、存在的问题及耕地需求情况

  我县农耕地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8%左右。我县从实施以工代赈改造中低产田项目以来,共改造治理1.86万亩。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配套措施,争取新的突破。

  (一)耕地质量较差:在全县288941亩耕地中,中低产田为167197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8%左右,且全县的中低产田主要是坡耕地,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5%左右。因其坡度大、耕层薄、土壤结构粗、养分含量低,抗旱能力弱,且水土流失较严重。

  (二)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1、骨干工程少;

  2、渠系配套差。

  (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光荣历史任务。要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落实到昭觉县农村的千家万户,任务异常艰巨而复杂。目前,我县多数农民的收入偏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环境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抗灾能力不强。为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因此,县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才能实现基本农田工程建设的新突破。

 

第二节  规划区内的贫困状况

  截止2004年底统计资料表明:全县现有贫困户31461户,135284人。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的有1028144208人,其中规划区内有贫困户936户,4026人;637-882元的有1094647068人,其中规划区内有贫困户913户,3928人;882-1000元的有1023444008人,其中规划区内有贫困户1134户,4878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十分艰巨。致贫的主要原因是:

  1、大多数贫困户都居住在高山,道路不通、环境恶劣;

  2、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信息闭塞,导致贫困;

  3、耕地坡度较大,土地贫脊,投入不足,产量低;

  4、基础设施建设差,导致贫困。

  面临着贫困面大和导致贫困的诸多因素,县级各相关单位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和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的时间对贫困村采取电视、广播等形式的培训活动。要脱贫致富,首先是文化素质的提高,然后结合本地实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前,应着力抓一批基地建设,抓一批龙头企业,抓一批名优产品,抓一批专业大户,抓一批骨干销售市场。

 

第三节  基本农田现状

  一、规划区域内耕地主要种类、面积、质量状况

  规划区域内耕地总面积34344亩,其中田598亩,土33746亩,人均占有耕地约1.73亩。根据我县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初步查明全县有水稻土、潮土、泥炭土、紫色土、石灰土、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山地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等11个土类23个亚类,39个土属72个土种,90个变种。在全县农耕地中坡耕地所占的比例较大,土地贫脊,耕地质量不是很好。

  二、基本农田的生产水平和主要阻碍因素

  规划区内现有基本农田多数属中低产田,生产水平较低,全县人均产原粮473公斤,其主要阻碍因素有:

  (一)由于耕地逐年减少,自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国家征用、乡村占地、其它自然灾害减少等,截止2004年底全县耕地面积已减少到288941亩;

  (二)由于全县耕地中旱地比例较大,基本无水源条件,抗旱能力弱;

  (三)由于我县农耕地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8%左右,耕地质量较差,保水、保肥能力较低,从而影响了农田的生产水平;

  (四)由于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冰雹、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农田生产水平的提高。

  三、基本农田工程后期管护情况

  基本农田工程后期管护工作,在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竣工后,必须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要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保证建成后的项目正常运转,发挥永久效益。工程后期管护工作,一是要探索新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在项目区逐步建立经济自立的投资养护管理制度;二是对自然灾害造成的项目损毁工程,其修复工程所需的资金原则上应自筹解决;三是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的耕地应及时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进行保护,不得擅自征用或转作他用;四是改后地力培肥和改后利用,加强耕作层的熟化度,增施有机肥料等管护措施。

 

第四节  以工代赈投入情况

  一、历年来以工代赈投入情况(“十五”期间)

  “十五”期间我县基本农田工程建设以工代赈资金总投入237万元,主要用于我县基本农田工程建设、苦荞麦基地建设和高山作物试验站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了坡改

梯工程的改造力度,“十五”

期间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6304亩,建设苦荞麦基地2250亩,建设高山作物试验站基地250亩。其中2001年投入以工代赈资金45万元,建设苦荞麦基地2250亩,投入以工代赈资金5万元,建设高山作物试验站基地250亩;2002年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2万元,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554亩;2003年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5万元,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1750亩;2004年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40万元,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4000亩。

  二、“十五”期间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在“十五”期间,我县按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思路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了全县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近年来,县、乡、村各级部门克服各种困难,在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十五”期间,经过四年四个冬春的努力,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6304亩,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87万元;建设苦荞麦基地2250亩,投入以工代赈资金45万元;建设高山作物试验站基地250亩,投入以工代赈资金5万元。通过改造,不仅较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的生产条件,而且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一季变两季,亩平将增产粮食150公斤(大春50公斤,小春100公斤),年新增粮食总产94.56万公斤以上,按现行粮食市场价1.60/公斤计,年新增种植业收入达151.30万元,项目区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0元以上。

  三、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1990年国家采取以工(粮)代赈方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实施基本农田工程建设以来,我县利用有利时机,全面动员,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改后效益不明显。

  (二)基本农田工程后期管护工作还做得不够,还须加大管护力度。

  (三)改造后的中低产田应在地力培肥和改后利用上多下功夫,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地产出量。

  (四)由于我县财政收入低,地方筹资困难。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第一节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以工代赈是我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的重要投资渠道和来源,“十一五”期间,我县以工代赈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抓住国家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围绕昭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扶贫攻坚总体规划目标,同交通、水利、农业、畜牧等专项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在国家扶贫战略和全省、全州扶贫开发总体规划部署的指引下,在国家和省、州的大力扶持下,坚持以工代赈为经济建设服务,为贫困农村服务,为扶贫开发服务的方针,围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易地扶贫三大工程,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必须突出路、水、土、易地移民、畜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支柱和重点产业。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确定的扶贫目标,全面落实以工代赈各项建设任务。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农工作方针政策,以全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要求和县城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和国家以工代赈现行政策为指导,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为重点,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利用资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调整为主线、效益为中心、增收为目的”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原则和目标

  (一)以工代赈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实施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4、尊重民意,充分体现民主性的原则;

  5、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原则;

  6、坚持以工代赈基本建设程序原则;

  7、坚持重点贫困村优先的原则;

  8、坚持体现公平、公正相结合的原则;

  9、坚持投入与产出相结合的原则。

  (二)目标: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建设一批特色基地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把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地区生存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视为规划的重点内容和主要目标。

  三、规划期所要达到的目标

  1、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完成改造中低产田1.40万亩,其中坡改梯1.00成亩,下湿田0.40万亩,项目区建成人均0.5亩高标准农田,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2、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素质不断提高。计划开展农民技术培训1.50万人次,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项目区科技水平和开发效益。

  3、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项目区亩平新增粮食150公斤以上,年新增粮食总产42.00万公斤以上,按现行粮食市场价1.60/公斤计,年新增收入67.20万元;利用冬季种植绿肥,亩平新增绿肥(鲜草)1500公斤以上,年新增绿肥总产420万公斤以上,按0.10/公斤计,新增收入42.00万元,年新增种植总产值109.20万元以上,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218.00元以上。另有约30万公斤粮食进入市场进行深加工或其它相关产品生产,按每公斤增值2.00元计算,增值60.00 万元以上,当年新增农业总产值169.2万元,投入(以工代赈资金)产出比达11.21

     4、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项目区配套造林0.1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72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节  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根据规划目标,从三个方面确定布局重点。

  (一)加强耕地的土质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我县耕地土层浅薄、质地粗、多砾石,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壤是水的载体,直接影响持水的多寡和作物产量的好坏。因此,提高土壤对水分的下渗、保蓄和抗蚀能力也是旱作农业在改土中的措施之一。采取传土、聚土、使土层加厚,对留出的母岩采用深啄,爆破的方法暴露风化、增厚土源。同时采用节流、外掺,保护表土,表土是耕作土壤的精华,肥力较高,结构良好,通透性和蓄水保肥力比较强。在改造梯地时,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表土。再加上种植绿种,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覆盖,使土层(质)越种越厚(肥)。

  (二)对缓坡耕地继续实施坡改梯建设。坡改梯地面平整,台位清晰,要有牢固的地埂作保证。在实施坡改梯的操作过程中,地埂一般不宜过高,应大力推广“矮坎窄梯”,讲究施工操作程序和质量要求。地埂材料一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埂的保护利用,种植速生树木、经济林木、草类、药材、豆类等。既绿化地埂,避免雨水直接打击,防止迳流冲刷,减缓风化,加强地埂防止垮塌,又可充分利用耕地,发展经济林木,开辟肥源,增加部分饲草(料),增加收益。

  (三)逐步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耕作习惯,提高耕地质量、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在实施基本农田改造后,必须推行先进的农耕、农艺措施,实行良田、良壤、良制、良种、良法五良配套,并采取因土种植、合理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耗地作物、自养作物、养地作物搭配,尽量增、间、套作绿肥,秸秆还田和秸秆覆盖技术。积极推广旱地垄作、少耕、免耕技术,大力推行旱地带状轮作,广泛推行先进栽培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二、建设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县以州委制定的“立足资源、开发三江、拓展两线、发展三带”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无公害马铃薯和优质苦荞麦)为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改造马铃薯和苦荞麦生产重点区,计划改造中低产田1.40万亩,其中坡改梯1.00万亩,下湿田0.40万亩。其具体分布情况:一是优质苦荞麦生产基地0.60万亩,分别在洒拉地坡乡尔打火村500亩、博列格村1800亩、姐把哪打村700亩,三岗乡萨呷呷莫滴村1000亩、金曲乡里火呷妥村500亩、库莫乡瓦苦村400亩,四开乡瓦果乃托村600亩,宜牧地乡益坚乃姐村500亩。二是无公害脱毒马铃薯基地0.80万亩,分别在久铁洛古乡洛古村400亩,央摩租乡补且阿莫村500亩、马书博西村500亩,拉一木乡吾阿觉村500亩,则普乡觉呷村500亩,格吾乡格吾村500亩,四开乡梭梭拉打村600亩,波洛乡地布且拖村500亩,柳且乡合觉村300亩,色底乡引等阿莫村600亩,普诗乡四呷村300亩,哈甘乡尔觉克苦村500亩,比尔乡俄尔阿莫村500亩,库依乡则觉村500亩,博洛乡火托村500亩,永乐乡瓦渣甲古村300亩。

  项目建成后,脱毒马铃薯(折粮)和苦荞麦平均亩增产150公斤,年新增粮食42.00万公斤,1.40万亩总新增粮食210万公斤;利用冬季种植绿肥(鲜草)平均亩增1500公斤,年新增绿肥420万公斤,1.40万亩总新增绿肥2100万公斤。平均每亩新增种植业收入390元,年新增种植业总收入109.20万元,每年约有30万公斤粮食进入市场进行深加工或用于其它生产,增值60万元,实现年新增总产值169.20万元,五年后累计新增总产值达846万元。

  

第三节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

  年度实施计划与优先顺序:根据优先原则确定在“十一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1.40万亩,按项目资金额度,每年计划完成0.28万亩。项目涉及21个乡(镇)25个村,以贫困村为重点,采取先易后难的优先顺序。

  2006年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洒拉地坡乡尔打火村下湿田改造500亩,库莫乡瓦苦村坡改梯400亩,久铁洛古乡洛古村坡改梯400亩,央摩租乡补且阿莫村下湿田改造500亩,拉一木乡吾阿觉村坡改梯500亩,三岗乡萨呷呷莫滴村坡改梯500亩,项目涉及6个乡6个村,规划实施面积共2800亩;

  2007年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洒拉地坡乡博列格村下湿田改造1800亩,则普乡觉呷村坡改梯500亩,格五乡格五村坡改梯500亩,项目涉及3个乡3个村,规划实施面积共2800亩;

  2008年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洒拉地坡姐把哪打村下湿田改造700亩,四开乡梭梭拉打村坡改梯600亩,金曲乡里火呷妥村坡改梯500亩,波洛乡地布且拖村坡改梯500亩,央摩租乡马书博西村下湿田改造500亩,项目涉及5个乡5个村,规划实施面积共2800亩;

  2009年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色底乡引等阿莫村坡改梯600亩,柳且乡合觉村坡改梯300亩,普诗乡四呷普村坡改梯300亩,宜牧地乡益坚乃姐村坡改梯500亩,哈甘乡尔觉克苦村坡改梯500亩,四开乡瓦果乃托村坡改梯600亩,项目涉及6个乡6个村,规划实施面积共2800

  2010年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比尔乡俄尔阿莫村坡改梯500亩,库依乡则觉村坡改梯500亩,博洛乡火托克村坡改梯500亩,永乐乡瓦渣甲古村坡改梯300亩,三岗乡萨呷呷莫滴村坡改梯500亩,补约乡以史洛村坡改梯500亩,项目涉及6个乡6个村,规划实施面积共2800亩。

 

第四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资金估算

  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平均投资为714.29元,(含以工代赈资金500元,群众自筹214.29元),其投资构成如下:

     1、主体工程物资投入:<1>配套炸药10公斤×9.0/公斤=90.0元;<2>钢材(钢钎、二锤等)6公斤×5.0/公斤=30.0元;两项合计120.00元。

     2、水系配套工程投入:配套沟、渠、池、涵、渡等需砼0.40m3×375.0/ m3 (根据当地实际造价)=150.00元。

     3、农耕农艺投入:脱毒马铃薯、苦荞麦基地建设种子、肥料等补助100.00元。

     4、科技推广投入:技术培训(含资料打印费)50.00元。

     5、配套造林投入:购苗木及管护费等30.00元。

     6、劳务报酬:每亩需要技工5个×10.0/个工日=50.00元。

     7、群众自筹:<1>投工投劳,除义务工外,每亩尚需要投工20个×10.00/个工日=200.00元;<2>动员群众亩平集资或集物(挖锄等)折资14.29;两项合计214.29元。

     二、资金筹措

  根据建设内容和基本农田工程建设行业补助标准,规划期内基本农田工程建设资金需求总量为10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00万元(亩平500元),占总资金的70%,地方筹资及群众投劳折资300万元(亩平214.29元),占总资金的30%。年度资金需求量:每年2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40万元,地方筹资及群众投劳折资60万元。

  

第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实施主体

  一、规划实施的主体单位:昭觉县以工代赈办、昭觉县农业局

  二、项目业主:规划区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第二节  实施方式

  按照规划实施的组织形式,部门协调办法,项目管理以及有关制度,实行法人责任制,推行项目评审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验收制。

  1、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凉府发[2002]80号文的有关规定,由县财政支付中心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实行县级请款“报帐制”.

  2、评审制: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行评审制,成立项目评审专家组,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等进行评审,并实行谁评审、谁负责的评审责任制,以提高项目建设的科学性。

  3、公示制: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也要实行公示制,在尊重项目区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利用本地区报刊、广播、电视和宣传栏等媒体在项目区和广范围内进行公示,体现项目的公开性。

  4、招投标制: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所需物资、材料购买及水系配套等重点单项建设工程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实行招投标制,保证项目实施的公平性。

  5、工程监理制: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中,坚持实行工程监理制,委托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公司进行重点单项工程建设的监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提高。

  我县“十一五”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规划要顺利实施就必须从组织领导,加强协调,增进市场观念,推进机制创新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规划实施中必须坚持县以工代赈办是规划的主体,实施的主体,监督的主体,突出这三大主体地位。

  为实施好规划,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省、州以工代赈办对建立以工代赈履行职能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以工代赈办主任、农业局长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县计经贸局,授权县以工代赈办在全县以工代赈项目中的统筹协调和全过程监督管理职能,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项目也参照此设立了相应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落实,人员充实,保证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第三节  工程管护

  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建成后的管护措施:

  一、加强管理护养。改造项目验收合格后,随即成立管理护养机构,组织管护队伍,建立管护制度,制定投资补偿和管护投工集资办法,切实搞好项目区内的配套工程,做到遇垮即补,确保工程长期发挥作用。改造的田土,谁承包,谁管护,如有垮埂,地力下降等,应按制度及时惩处。

  二、建立地力补偿制,制定合理耕作、轮作制,规定每亩施有机肥数量、用地养地相结合,不断培肥地力,熟化土壤。

  三、积极推广良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保证改后的田土季季高产,持续增产。

  四、建立改造效益及土壤肥力动态观测点。选择不同土壤类型,设点观测改后效益,了解土壤水、热、气、肥动态。为今后改良土壤、配方施肥、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节  实施监督

  一、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由县以工代赈办和农业局按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各项目区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经研究批准后实施。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建立健全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实施组织机构,领导干部要亲自挂帅和参与,是抓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关键;(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以勇敢的作风,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在工程建设管理、实施过程中,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工作;(3)加强协调,切实配合,基本农田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只有协调好上下方方面面的关系,搞好协作和配合,才能够争取领导和部门的支持,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资金监督管理

  以工代赈资金是国家扶贫性质和国债性质的专项资金,坚持实行资金和计划分离管理,确保资金在拨付中不挤占、不挪用、不出问题。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国债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三、项目质量监管

  基本农田改造建设、坡耕地改造,必须按照“平、厚、壤、固、肥”的建设标准,提倡矮坎窄梯的改造方式。“平”要求纵横向平整,地田型状规范、整齐,地面坡度在5度以下,梯高11.5米,梯长1015米;“厚”要求土壤厚度为60cm以上;“壤”要求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固”要求保坎稳固,在3-5年内无坍塌现象发生;“肥”要求土壤肥力充足。“窄梯”标准应控制在3-5米宽。严把质量关,形成真正的保土、水、肥的高产稳产地。

  四、考核奖惩

  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求建立项目实施验收档案,发现不按标准进行验收的追究有关责任人。各项目区按年度规划完成后,由县项目领导小组验收人员进行初步验收合格后,于次年3月底报州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技术小组兑现项目全部资金。如验收不合格的,只兑现50%的项目资金,待验收全部合格后,兑现100%的全部资金。

 

 

 

第五章  效益分析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

  基本农田改造工程建成后,通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每年植树造林280亩,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较大地改善了我县的生态环境。同时,“十一五”期间共控制水土流失1.72平方公里,切实建立泥不下山、水不乱流,能排能灌、旱劳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后劲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昭觉县“十一五”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项目按以工代赈规划行业补助标准300500/亩,2006-2010年国家以工代赈资金、地方筹资、群众投劳折资总投资1000万元。项目实施建成后,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2006-20105年期间,经济效益为:年新增粮食每亩按150公斤计算,2800亩×150公斤/=42万公斤,按市场价1.60/公斤计,新增产值67.20万元(每亩增产值240.00元);利用冬季种植绿肥,平均亩产绿肥(鲜草)1500公斤计算,2800亩×1500公斤/=420万公斤,按市场价0.10/公斤计,新增产值42.0万元(每亩新增产值150.00元);年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09.20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218.00元以上。另每年约有30万公斤粮食进入市场进行企业深加工和用于其它生产增值,按增值2.00/公斤计算,30万公斤×2.00/公斤=60.00万元,年新增农业总收入达169.20万元,投入(以工代赈资金)产出比达11.21。“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粮食210万公斤,新增绿肥210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收入546.00万元,新增农业总产值达846.00万元。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

  按照规划建设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是规划区土壤条件和各项农业生产条件都得到较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优质农产品数量,有助于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项目区年新增粮食42万公斤以上,解决了项目区农民群众的基本口粮问题;二是除了解决基本口粮以外,还有约30万公斤粮食、420万公斤绿肥进入市场转化,促进当地加工业、畜牧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转化,增加了项目区农民群众的收入,达到增粮增收并举的目的;三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昭觉县以工代赈“十一五”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表